紧抓防疫不懈须臾,参与春耕不误农时——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农科学子积极参与当地春耕生产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5:11     作者:许莹竹    浏览次数: 次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青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力量,而如今不少农业大学生脱离基本田野教育,更多的只是对土地的参观体验,同时苦于专业研究看不准方向,毕业论文找不到选题。脱离真实的世界、远离泥土的味道,确实不容易找到切中时代脉搏、解决社会难题的发力点。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尚未返校的学生主动亮明身份,就地支援春耕生产,在一线学习、为一线服务。网友评论:就地下田,积极作为!

当前,疫情之战须臾不可松懈,而农技专家无法到场指导也让我国春耕慢了半拍。此时让尚未返校的农业专业大学生就地支援春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历史性地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了优先位置。农业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给青年人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自由舞台。运用科学选种、病虫防治、配方施肥、农机检修等方面专业知识,实地调研、虚心求教。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学校老师进而形成科研课题解决切实难题。

在此疫情与春耕两不可误的关键时期,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农科学子也看到了可作为的土壤,有所思考、有所行动、有所感悟、也有所沉淀。

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大屯镇官家山的2018级农学1班李婧同学这段时间就和全家一同参与春耕备耕。疫情期间,她与家人一起种了番茄,玉米,辣椒,茄子,香菜等等,充分参加了春耕劳动。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做农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上了高中、大学之后,回家的机会少了,做的农活也少了。也得益于此次宅家的机会,她再次扛起锄头,握住水瓢,熟悉的记忆又回来了。干农活也是一种乐趣,李婧听家里的大人常说,自家种的蔬菜都是浇农家肥长大的,绿色无公害,吃起来都比城里的更好吃些。

进入农学专业学习后,她发现,在做农活方面与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相比还是不够熟练,很多时候还得像老一辈讨教,学习更多的农事经验。家里种地不像学校里一样量着土地去种,都是以老人的感觉为准,而作为农科学子,李婧认为,回家种地参与生产,是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种方式,是难得的实践机会。她所在的个旧市大屯镇也是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2018年亩产达到1152.3公斤,成功突破17吨每公顷的攻关目标。因为疫情原因被困在家中,但停课不停学,作为袁隆平学长的直系学妹,也是个旧市土生土长的的农科学生,李婧同学学习掌握课本科学知识之余,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受益良多。她说:我庆幸自己是一名农科学子,可以为这次春耕贡献力量。从第一次听到袁隆平于个旧市设立试验田开始,她立志要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像袁爷爷一样的人,因为在新时期,农科学子正是新时代下的新农人,新农人正迈向祖国农业的现代化!

另一位2018级农学4班的马宇萌同学家乡位于陕西省米脂县,疫情爆发时刻,她正身处家乡,作为农科大学生,她深知书本里长不出作物来,实践才是种出作物的唯一方式。马宇萌同学希望趁着疫情自己待在家的时间,去到田地中实践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让书本上的知识不仅仅只存在于书本,而是在生活中体现实际价值,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理论。

在决定参与春耕春种的活动后,就是一系列的农事准备,她跟随着奶奶一起去为土窖里的红薯苗浇水,在翻地的前一天,准备好翻土的锄头、施肥的铁楸、雨靴、还有农家肥,农家肥需要当天背到地里,为第二天的翻地做好准备。

这次春耕活动,马宇萌同学帮助奶奶参与了为红薯苗浇水、施肥、浇水、挖窖等工作。前几天,我和奶奶去地里为寒食之日准备种红薯的土地进行施肥和翻土。施肥是用铁楸将农家肥扬在地表,等地表扬满农家肥后,用锄头翻土。在翻土时,尽量把土地翻得深一些,使得土地松软、农家肥充分渗入。在翻土过后的两三天,我们就开始挖土窖,为后续存放红薯苗做准备。用小锄头挖了一个长宽大约1m的正方形土坑。土坑挖的较深,是为了后续存放红薯苗时不损伤红薯苗的枝叶。种好的红薯苗过一段时间要掀起地膜浇一次水,所以时常得来照顾它们。

 春耕的过程中,出于替年迈的奶奶减轻劳动负担而参与春耕的她,从对农耕经验丰富的奶奶那里学到了很多栽培方法与经验总结,也无形之间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说起春耕的困难,马同学告诉我们,因为家乡身处北方,夜晚温度较低,因此早上的土地有少许带冰霜且结成了大块,为翻土带来困难。通过早上施肥,在中午温度回暖,冰霜融化时再翻地等措施,克服了这个困难。这些细碎的农耕小经验没有出现在课本上,或许正是农业研究领域的关键课题,需要农业大学生在实操中探寻,去实践中体验与积累经验。

谈及这次春耕的收获,她说:通过这次下地的实践活动,学到了怎样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实践,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实践出真知。虽然干这些活真的非常累,长时间不能直起腰,但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李绅《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以后一定不能浪费粮食,要珍惜农民伯伯们的劳动成果。简单朴实,聊有意蕴。

前段时间有个热议话题——你的专业能为这次疫情做些什么。农业大学生用行动证明:疫情面前,不为国家添乱,积极提升自己专业素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天地长久者,造物育人,把生息写在大地上;袁隆平老先生,一生躬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农业大学生,也当心系三农,把新时代写在大地上。只有把站在天安门想问题走进泥土中找感觉结合起来,才能读懂天地间的大书,找到成才的土壤。

                                      

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团委供稿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023-68251264

邮编:400715

E-mail:swuagronomy@swu.edu.cn

版权所有 :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最新)电子游戏网站